全民医保将给零售药店带来什么影响

2010-04-06 11:29:07    来源:  作者:

  无论是公立医疗机构、私立医疗机构还是社会药店,只要成为医保的定点医疗机构,给保民提供服务就能得到医保基金补助。医保基金中有一部分是财政支出,得到了医保的资金就意味着得到了财政补助,这体现了公共财政下的政府购买原则。

  随着医疗保险制度的扩张,老百姓对医疗服务和药品的需求会有一个跳跃式增长。2007年底,我们在四川做了一个访谈,结果发现当地乡镇医院的住院量比之前提高了30%,村卫生室的门诊量也比之前提高了30%。这两个数据增长的原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新农合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社会药品零售市场现状

  在此次新医改方案中,全民医保是四大支柱之一。全民医保框架越来越清晰,已经有了近期的时间表,这个制度框架必然会对零售药品市场带来影响。

  近3年,零售药店增长数量平均是7%左右。从多个统筹地区个人账户的资金流向来看,有相当一部分个人账户的资金流向了零售药店,并且流向零售药店的个人账户资金远远超过了流向基层医疗机构的金额。这说明,在药品零售市场,零售药店凭借灵活的经营方式,在与基层医疗机构的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但是,总的来说,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占据了药品零售市场的绝对优势。相关数据显示,80%以上的药品是通过医院销售到消费者手中。并且,有报告指出,公立医疗机构的药品价格比社会药店高出30%。2007年,南京、武汉等城市进行了医院药房托管的竞标,当时媒体披露,托管数高达药房销售额的30%以上。这些数据都说明了药品市场实际上还是严格受到医疗机构的垄断。

  医保政策对零售药店发展的挑战

  现在,医保政策正在完善中,随着全民医保的发展,医保政策也越来越趋向于精细化管理。医保有3个很重要的政策:第一是医保的定点药店政策;第二个是门诊统筹政策,它也是在新医改中提出的,目前该政策正在酝酿中;第三个是药品价格谈判机制,这个政策可能会在近期实行。

  消费者如果要在定点药店购买处方药,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首先病人要拿到定点医疗机构医生开具的处方,然后拿着这个处方到药店买药。医保中心得到定点医疗机构的处方信息,把资金支付给药店。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是病人要得到定点医疗机构的处方。现实情况是很多医疗机构现在施行的是电子处方,病人根本拿不到纸质处方,这样他们就无法到药店购买医保药品。还有一个问题是有的医疗机构医生开具处方时写的是药品商品名,他们专门开自己医院内有的药,这种不开药品通用名的做法导致同种药品无法替代。因此,在处方药市场中,零售药店受到非常大的制约。

  第二个政策是门诊统筹下的预付制。现在正在酝酿的门诊统筹政策在支付方式上可能会实行预付制。它主要包含两层意思:第一是逐渐淡化个人账户,由统筹基金支付费用;第二是按人头支付,具体方式是在基层医疗机构实行定点医疗,比如说每个参保人可以就近选择两家定点医疗机构,医保机构按注册人头给定点医疗机构支付,如每人每年按30元或50元。在这种支付方式下,零售药店怎么争取基层医疗用药市场成为一个关键问题。原来在病人自由选择的情况下,病人可能会选择去药店买药。如果按定点支付,病人在选择了定点医疗机构后,就不会再到零售药店购药。因此,门诊统筹下的预付制会使零售药店在整个市场空间受到很大的挤压。

手机:   汉字数